中关铁矿采场回采进路宽度优化与应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合理的进路宽度对充填采矿法在深部采场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关铁矿5种进路宽度下的围岩应力分布规律、位移量变化和塑性区分布特征,研究了进路宽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回采进路宽度,并通过现场实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顶底板拉应力集中区呈“驼峰”状分布,应力值与距进路顶板的距离成正相关;侧帮压应力集中区呈“扇形”弧状向两侧分布,应力值先升后降,距侧帮1m处出现应力峰值,围岩破坏可能性极大;顶板下沉量呈“中间大、两侧小”的凹状对称形态,顶板下沉量及其增幅远大于侧帮的位移量与增幅,进路宽度继续增大易引发顶板垮落事故;塑性区在形态上呈左右对称分布,体积上随进路宽度增大而增加,6m宽度后体积增幅显著提升.现场实践表明,6m进路宽度下,8N3采场围岩稳定性良好,回采率达到93%,贫化率13%,生产能力1400t/d,应用效果良好.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社光,路燕泽,于兴社,刘阳,蔺增元,胡庆鹏.中关铁矿采场回采进路宽度优化与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24,44(11):17-2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1-13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